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开创行业领先的全固态电池之路——上汽集团“三步走”战略

中国粉体网苏简 2024-05-27 15:39:11

5月24日,上汽集团举办了“向新十年 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活动,正式发布了面向“新汽车新赛道”的“七大技术底座2.0”。其中“魔方2.0”动力电池系统技术以清陶能源固态电池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将在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三年行动计划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指示在当时为全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统一了认识,消除了杂音,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为汽车行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


十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优秀企业正源源不断输出创新成果,为全球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发展汽车产业贡献新方案、带来新机遇。


在发布会上,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李峥博士以“向新十年 开创行业领先的全固态电池之路”为题,正式发布了上汽集团固态电池三步走战略,并公开全固态电池量产及装车时间表。



① 2024年量产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已在智己L6搭载:产品液体含量降至10%,采用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


② 2025年开始在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采用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富锂锰基)、耐高压电解质界面层设计、致密化成型工艺等技术,实现无机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4mS/cm,液体含量降至5%。


③ 2026年全固态电池正式量产:2025年底完工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液体含量降为0,实现极片致密度达到98%,2026年全固态电池正式量产,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确保电解质材料可加工性和介质的致密化。


李峥博士指出,全固态电池作为全行业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在这个赛道上从来不乏同行者。早在十年前,就有一批日、美、欧、韩企业与清陶能源一样,全力推进产业化进程。但是全固态电池产业进程难度极大,不但需要突破材料科学难题,还需要进行工艺装备创新,培育全新的产业链条。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在双方共同成立的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上汽清陶合资公司,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目前上汽集团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整车项目已经完成立项。


据央视报道,上汽全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也在本次活动上正式发布。为了达成2025年生产线贯通、2026年电池量产、2027年装车量产上市的目标,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组成全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向全固态电池量产发起最后冲刺!



在发布会上,创新联合体总指挥、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创新联合体技术总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以及创新联合体专家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共同介绍了创新联合体的面向“材料技术、电池制造、整车验证”的全链条任务。随后,本创新联合体成员代表,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上汽清陶副总经理王林、清源新材总经理张雪、冠启新材料总经理李翔、中能锂业总经理陈强、鸿宝科技董事长喻世民、新鑫辉自动化总经理叶鑫林共同登台亮相,并与祖似杰副总裁、南策文院士、夏定国教授、张强教授共同启动了“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建成贯通500天倒计时”。


在本创新联合体中,清陶能源将发挥全产业链布局的产业优势和十余年技术积累的研发优势,成为创新联合体的中流砥柱。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上汽清陶负责建设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线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于田路,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工,2025年内建成贯通。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联合建设的乌海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零碳产业园区将全力支撑全固态电池量产及全球化布局。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清源新材,聚焦聚合物-无机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量产。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新鑫辉自动化将发挥多年固态电池产业装备开发量产经验,为全固态电池电池材料成型创新装备量产贡献力量。


参考来源:

上汽集团、央视新闻、网络公开信息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libattery.net/news/details2272.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我有话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