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上市公司滨海能源跨界进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5月22日午间,滨海能源公告,公司拟以3987.76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交易对手方贵州地锦商贸、贾来福、董晓云持有的翔福新能源合计100%股权。翔福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12月,主营业务锂电负极材料(后端产品)、石墨及碳素制品的制造和销售。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不...

4680电池放量在即,硅基负极出货将迎大规模增长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2年硅基负极出货量1.7万吨,同比增长60.4%。从2017年至今,硅基负极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被业内誉为“4680电池元年”,2023年起将有多家企业4680大圆柱电池开始放量配套汽车,4680电池用的是硅基负极,未来两年硅基负极将迎来大规模增长,预...

贝特瑞国内首发钠电池硬炭负极材料 比容量可达350mAh/g

5月16日,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开幕。贝特瑞在展览会上,发布钠电池硬炭负极材料“探钠350”及钠电池正极材料“贝钠-O3B”。贝特瑞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子坤介绍,“探钠350”的材料比容量可达35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可达90%;“贝钠-O3B”的材料比容量可达145 mAh/g...

巴斯夫投资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粘合剂

巴斯夫近日宣布在中国广东和江苏两地投产年产10万吨的高性能负极水性粘合剂。此举不仅为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提供了稳定的供应保障,且在电池技术创新上能极大满足时时需求。这款名为Licity和Basonal Power的粘合剂将显著提升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

GGII:预计2023年负极材料扩充项目将控制在25个以内

5月15日,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不完全统计,2020-2023年4月,共有181个负极材料扩产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企业99家,其中新进入者有72家,传统负极企业有27家(为2020年以前已有负极业务的企业)。在新增扩产项目中,2020年扩产项目20个,2021年有59个,2022年有92个...

中科电气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

近日,作为贵安新区重点引进的“新材料”重大项目,中科电气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据介绍,目前,该项目一期的2号、3号、4号、5号、6号厂房已建成投产,1号、7号厂房(不影响生产)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办公生活区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装修。在3号厂房,工人们戴着防护口罩忙碌...

200MW风电储能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地新疆

5月9日,总投资18亿元的200兆瓦风电储能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推进会在新疆九师170团召开。在推进会上,项目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盛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项目设计规划、项目内容、投资额、项目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据了解,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盛...

厉害了!产能100万吨/年!圣泉集团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全面投产

5月9日晚,圣泉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大庆圣泉绿色技术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对生产工艺、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前期试生产,生产线已于近期正式全面投产。圣泉集团表示,项目建成投产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助于完善公司生物质产业链布局,促进公司在生物质化工领...

牡丹江加速锻造百亿级石墨产业链

进入4月中下旬,牡丹江市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牡丹江桦林化工园区,总投资达43亿元的奥丰高性能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作为牡丹江市精心打造的石墨精深加工百亿级产业链,奥丰高性能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集科研、生产、国际合作为一体,也是省重点项目,主要生产天然球形石墨、天然石墨绿...

硅负材料公司GruEnergy获数千万美元融资,硅碳负极产品将量产

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企业GruEnergy(格龙新材料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星航资本领投,五源资本、百度风投、毅园资本共同投资。GruEnergy创始人韩松表示,本次融资资金及新老投资人的助力,将加速公司硅基材料的生产和产品导入,为公司未来战略布局打下坚实基础。GruEn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