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未来:与中科院物理所吴凡共探关键技术突破!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储能器件的关键技术,在实现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最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成为最有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并受到日韩美欧等国家地区的大力支持和投入。2024年以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受到国家部委及产业...

众钠能源钠电+固态电池项目开建!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

2月27日,据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钠能源)透露,公司位于江苏盐城高新区的百固能源项目开建。百固能源项目规划总产能2.5GWh,其中研发中心及一期中试线总投资3亿元、年产能0.5GWh,支持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预留模块化产线升级空间,通过中试联动调试,可快速优化工艺参数,加速产品批产落地。...

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潮来袭!国务院重磅方案出台,回收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服务贸易和服务消费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

全固态电池装车消息登上百度热搜!

今日,一则“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的消息登上百度热搜第七名。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月2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在北京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表示,相比较当下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产学研携手共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

张涛,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书记、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态锂电池及其相关固态电解质、金属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碳基复合电极材料、新...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产品亮相日本!

2月19日,德尔股份旗下日本全资子公司日本德尔,在日本东京国际二次电池与储能展览会(BATTERY JAPAN)2025上展示了其固态电池产品。据悉,德尔股份在日本设立了专业的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吸纳了日本本土顶尖的科研人才,专注于固态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现已取得相关专利授权。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

【会议报告】硅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凭借其优越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突破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技术。然而,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能突破,仍是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瓶颈。为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俊平研究员、杨燕飞副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硅基复合固态...

【会议报告】硫化物薄膜及全固态电池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高,并且电化学稳定窗口较宽,且兼具强度和加工性能、界面相容性好,是理论上最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被认为是未来固态电池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路线。然而,硫化物电解质刚度小,杨氏模量约为20GPa,实际使用需要在压力(300MPa)下形成较厚(约1000μm)的电解质层。此外,为实现正...

【会议报告】特殊硅晶粉在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 ,现阶段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已经接近其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为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寻找更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产业研究重点。硅在常温下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十倍以上,不存在析锂隐患,安全性好于石墨类负极材料,且储量丰富,...

【会议报告】固态电池干式涂布工艺技术设备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研究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受到产业重点关注。从技术路线来看,现阶段四大技术路径(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各自具备优点和缺点,角逐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要迈过材料关、技术关及成本关等数道门槛。界面技术的应用对于固态电池至关重要。固态电池中的界面接触为固-固接触,...